从数据看理论——《おしえて!科学する麻雀》译文
被删掉的“追妹子”部分
虽然把麻将比喻成追妹子很有趣,但是这一些部分不仅信息量比较少,也和本攻略之前所述部分基本重合了。后续部分虽然因为调整了结构(不是我调整的)导致如本来是部分章节的前言(现在是独立章节)可能和后续内容有重复,但基本上没什么需要删减的部分了,我也就不精简去搞成节选版了。最后,由于本人无法读懂日语,对于部分语序的调整、因为语病变成了错误的东西,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去调整,如果这导致和原文有较大的不同我也无能为力。
最后,如果真的想了解“追妹子”部分讲了什么可以去看《79博客》。
谁都会有错觉
请看下面这幅图。在我提出问题之前,估计很多人已经知道问题了吧。没错,问题就是:上面的图与下面的图中间的线哪一个更长?
嘛,知道答案的人自然明白“两条线是一样长的”。但是,把这个问题用来问初次回答的人会怎么样呢,他们应该会说“下面的线更长”吧?这并不是说很笨才会答错,只是在习惯下谁都会判断错同样的问题。
如果你能够控制你的错觉注意到“这个问题是一个会引起错觉的问题”,那么你就不会答错了。有关“偶然性”也几乎是一样的。不但麻将如此,自然界本来充满了许多令人吃惊的随机事件。许多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类面对随机的事件有更加容易出现错觉的“偏差”。和牌的偏差也好、放铳的偏差也好;有时赢的很多、有时输得很惨,有时候我们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随机性无法解释的”(笔者也这么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这只不过是“随机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认识”——错觉。(注:这段好像有点逻辑混乱?想了半天改的我头疼还是不改了……)
无法忍受偶然性的冷酷的人,就像第一次遇到这个错觉问题的人一样中了认知上的陷阱。有时感觉“运气来了”、“以现在的状态来看,立直能够和牌”或者“流势变遭了”;以几场的结果来判断“改变打法就能改变成绩”……人类在历史上已经重复好几次和以上相同的错误了。其原因就是想把“偶然”当做“必然”来给自己解释。
因此,我们就不要解释了。因为两条线的长度实际上是一样的,无论你用什么理由来主张“下面的线更长”都是没用的。“我就是觉得运气来了,感觉不到运气的人才奇怪呢”,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和“如果只是看上去的话下面的线更长”的人一样了。面对这样容易产生错觉的问题,为了摆脱错觉的欺骗,我们就必须用东西来量或者观察长期的数据等等合理的方法来寻求更精确的结果。如果“合理”也有一个适用范围的话,那么“直觉”的范围就会小到令人感到恐怖了。
不要被“没错的判断”骗了
打麻将有资历的人的建议和一些战术书中的内容不要简单地囫囵吞枣。对于一些偶然性的问题,回答得十分不清楚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这里是否需要立直”这种问题,如果回答是“要根据情况来判断”这种比较模糊的回答,那你就还是多注意一下比较好。
确实麻将这个游戏随时都要根据状况综合地来进行判断——“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的确是没错的意见——但是这却没有技术性。到底要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采取什么行动?要以何种基准进行判断?特殊情况下又怎么做?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那就不要随便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
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事情从整体来看是正确的,但是从片面来看却是错的。“亲家的立直是危险的”这个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自己跳满听牌的话“亲家立直很危险,赶快弃和”就错了。这些建议一般都是“没错的”,所以很容易让人们误以为这种结论总是对的。
如果说“亲家的立直是危险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手牌随机应变”也是不行的。这句话是没错,但却没什么意义。不告诉你应该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行动,只是说随机应变才是最糟糕的。
专注于攻击与弃和
前面的话题可能稍显得有些抽象,那么最后我来说说到底如何提高麻将的技术以及总结一下本书所写的技术。
首先“麻将只是有攻击与弃和构成的”这句话大部分是没错的,但有时候也明显说得过于单纯。当然还包含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牌效率、浮牌与面子的选择方法、手役的做成方法等等。但是攻守判断的基准占据了本书绝大部分的比重,还有就是速度。所以本书是以攻击与弃和为焦点所写成的,与前作的差距也就正是那里了。
在后半部分还以多变量的方式总结分析了与实力直接相关的要素,其中包括“立直率”、“2副露率”和“立直和2以上副露的放铳率”这3个要素。这3个要素已经足够说明上级者实力差距的绝大部分了(91%)。总之,积极地攻击,不能攻击的时候尽可能的正确弃和是非常重要的。“立直,鸣牌、弃和”这3个要素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你麻将的成绩,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
说攻击与弃和就是一切是夸张了一点,但它们确实是最重要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水准还没什么级别的人,在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错误之前,首先专注于进攻与弃和(立直、鸣牌、弃和)来打牌会更加有效果。
关于《星期九日麻攻略》节选:由于直播没什么人看(我认为是我段位太低,不过一周平均两个半庄,估计等书完结了也不会太高吧)还是得想想别的宣传手段。试试发文章吧,大概一个月左右一次搬运(不进行重排版),长度<5000字,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对本书提供些建设。